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數位混音控制台輸出部分的解讀


混音控制台輸出部分的安排有以下規律:
(1)混音控制台有幾組輸出,必定有相對應的輸出插座。
(2)每個輸出插座輸出的聲音信號肯定在混音控制台上裝有其相對應的微調鍵,可能是推拉鍵,也可能是旋鈕。
(3)每種輸出微調功能鍵旁邊都裝有監聽按鍵,一般推桿鍵旁邊的監聽按鍵為推桿前監聽PEL,旋鈕旁的監聽按鍵為經過旋鈕後的監聽(AFL)。
(4) 從輔助返回(AUX RET)或效果返回(EffectRTN)的插孔進入混音控制台的信號,安裝有微調其大小的按鈕和相應的聲像微調鈕PAN.
(5)凡左右輸出或編輯輸出的插座前,一般都有相應的INS(又出又進插孔),目的是可以單獨對輸出信號在輸出前進行特殊加工處理,但輔助輸出不裝INS插孔。
(6)如果輸出部分裝有耳機和對講麥克風T.B.MIC插孔,一般其旁路都有其音量大小調節鈕。
如果掌握了以上6條規律,便對調音台的輸出部分的功能鍵作用便瞭若指掌了。
混音控制台的操作使用要點
(一)單聲擴音在Disco廳、歌舞廳或背景音樂放音廳裏,往往使用單聲擴音系統,在這些場合不需要立體聲放聲。這時,混音控制台應作如下的連接:
(1)利用輔助送出AUX SEND,經擴大機(接成橋式),串接喇叭進行擴聲。這時,擴出的聲音通常不帶效果聲。
(2)利用左右聲道的其中一路輸出或編組輸出中的一路或混合單聲輸出,經擴大機(接成橋式),串接喇叭]進行擴聲。這時,擴出的聲音通常有效果聲。
(二) 立體聲擴音在卡拉OK廳、音樂廳、歌廳裏需要作立體聲放聲。在此情況下,利用左右聲道同時輸出或利用編組輸出1和2或編組輸出3和4同時送出,經擴大機(接成立體聲模式)和相應的喇叭進行擴聲。同時,應注意兩個喇叭的擺放位置,儘量擴大立體聲場。此外,應當注意每路聲源的空間聲響,巧妙調整該路上的Fader和 PAN,適當安排其空間位置。對於演唱聲和主樂器樂音,將相應的PAN調在中間位置,Fader推大,突出演唱聲和主樂音。如果輸入的聲源是立體聲,必須在混音控制台輸出端保留其原來的聲響,不可任意擺放該路上的PAN和Fader,否則,聲響混亂,甚至演唱聲與音樂聲不能混在一起。保留其原來聲響的方法是左聲道輸入佔用混音控制台一路,將該路上的PAN調至左邊,右聲道輸入佔用混音控制台另一路,將該路上的PAN調至右邊。同時,將二路推桿調在同一高度上。這樣立體聲源的聲響在左、右聲道母線和編組母線上得到保留。
(三)關於監聽通常監聽是指舞臺監聽,即供舞臺演出人員聽音,採用混音控制台的輔助送出 (AUX SEND),送往監聽擴大機、舞臺監聽喇叭。對需要監聽的聲音,將該路上的相應輔助旋鈕打開。對不需要監聽的聲音,將相應該路的輔助旋鈕關閉, 於是可以做到監督各種樂音或演唱的單獨發聲。耳機監聽與舞臺監聽有所不同,耳機監聽是混音師用來監聽各路聲源輸入混音控制台後的狀況以及各種混合輸出情況的,借助這種耳機監聽,可檢查聲源並修正混音控制台的各種設定。
(四)效果器與混音控制台的連接
1.利用每路上的INS插孔,單獨對該路上的聲信號進行效果處理,從INS插孔將該路的聲信號引入效果器,經效果器處理後,聲音信號由效果器出來,再從這個插孔送回混音控制台,這種接法適合於大型樂團對各類樂音和演唱聲的效果處理。
2. 利用輔助送出(AUX SEND),將聲音信號送入效果器的輸入端,從效果機輸出接到混音控制台的輔助返回端(AUX RTN),對需要處理的聲音信號,將該路上相應的輔助旋鈕打開,對不需要處理的聲音信號,則把該路上相應的輔助旋鈕關閉。這種連接可由一個效果器處理多個同類聲源(比如:多個人演唱)。
3. 利用輔助送出(AUX SEND),將聲音信號送入效果器的輸入端,從效果機輸出接到混音控制台的某一路的線路輸入端(Line)。這時,把這路當做效果的再加工處理(放大、均衡、聲像、混合比例等),並且用該路的推桿作效果混合比例調節,比較方便。但這路上所有的輔助旋鈕必須關閉。否則,會出現擴聲系統[嘯叫],或在輔助母線上出現效果聲。
(五)關於輔助母線(AUX Bus)
輔助母線可以用做效果線(EffectBus)、監聽母線(MonitorBus)、有線聲控母線(控制燈光等)或可以用來單獨對某些聲源進行記錄或擴音。總之輔助母線愈多,混音師使用起來就愈方便,甚至能做到多種場合用一台混音控制台控制同步放聲或播放各種不同的音樂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